25

2016

-

05

为了大棚樱桃红

作者:


  
  为了大棚樱桃红
  ——记华垦大樱桃公司副总经理李宴宾
 
  大樱桃是我场投入巨资发展的新产业,由于受气候影响,每年春季在开花前后人们都是提心吊胆的,担心霜冻来袭,祈求老天眷顾。设施大棚可以有效防止樱桃遭受自然灾害,然而,大棚樱桃管理技术难以突破,从起初的3亩陆续发展到40亩,一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益。就在最近,捷报传来:我场40亩大棚樱桃销售一空,总产6万多斤,收入128.8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大棚樱桃今年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关键就在于一个人-----李宴宾。
  李宴宾,2011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学历,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应聘联想集团沃林农业种植有限公司,从事蓝莓种植管理工作。2013年3月,带着为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倾其所学的满腔热情与女朋友一起来到华阴农场这片热土。
 
  放弃安逸下基层
  李宴宾刚到农场被分配到政信办工作,主要参与“陕西华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合作共建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在此期间参与了示范区的规划编制前期调研,拟写规划研讨会的会议纪要等,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外出招商、接待客商,陪吃陪喝是常事,就这样一个很多人都认为的“美差”,在李宴宾看来,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更不是自己的理想目标。因此,他自愿提出要到农业生产一线去工作,在农场的支柱产业上发挥自己的专长。这种想法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别人都托关系想进机关干清闲的工作,你却要放弃安逸自讨苦吃。在得到场领导同意后,他被安排到华阴农场华垦大樱桃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主管大棚樱桃种植工作。
 
  放下架子进大棚
  本应设施大棚樱桃上市时间早,经济效益高,但由于关键技术跟不上,坐果难,裂果多,令樱桃技术人员头疼。如何让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建设的大棚产生经济效益是我们多年苦苦探索都没有解决的难题。2014年投资250万元建设的25亩大棚,只好承包给山西一名具有多年务作大棚樱桃经验的张姓农民,目的在于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李宴宾到岗后,放下自己是一名大学生的架子,虚心向老张学习管理技术,每天都详细做好温度、湿度、工作记录,在他的脑海里早已没有上下班的概念。2015年春节,他放弃了回老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依然坚守在樱桃大棚工作岗位,为的是要全面参与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
 
  放胆初试硕果丰
  由于种种原因,承包樱桃大棚的老张2015年生产的大棚樱桃产量低、商品率低,形成了10多万元的亏损,山西老张也失去了继续承包经营的信心。同年,我场又在已经挂果的樱桃地里新扣了15亩大棚,大棚樱桃生产管理陷入了困境。先前从事樱桃种植10年的几位同事也不敢接手大棚樱桃,仅仅跟着师傅学了两年的李宴宾同志没有退缩,临危受命,担负起了共计40亩大棚樱桃的生产经营管理重任。
  李宴宾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大,他在樱桃园挑选了9名工人,开始了实现价值的第一次尝试。2016年春节,在他人纷纷踏上归乡路,与父母妻儿团聚、共度新春佳节的时候,李宴宾又一次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选择了留守,以大棚为家,视樱桃树为亲人,悉心照料。他在借鉴前面学习的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自己又从中不断总结,在实践中完善栽培技术,他制定了大棚樱桃种植管理生产技术流程,按照不同品种的休眠期,把握大棚樱桃花期授粉的最佳时间节点,运用科学手段解决了樱桃坐果率低的问题。同时,通过昼夜对棚内温湿度和地温的调控,摸索出了大棚樱桃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温湿度要求的数据,有效控制了成熟期裂果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大棚樱桃比往年提早上市7天,果面晶莹剔透,供不应求,西安客商天天在地头等货“抢货”。据统计,先前建的25亩大棚樱桃亩产1256斤,收入66万元,亩收入26400元;去年新建的15亩大棚樱桃亩产1961斤,收入62.8万元,亩收入41866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放飞梦想再攀登
  李宴宾管理的大棚樱桃喜获成功,华阴农场人无比喜悦。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对李宴宾勤奋好学、敬业奉献、善于钻研、勇挑重担的精神提出表扬,号召全场干部职工向李宴宾同志学习,在各自的岗位上克难攻关,为华阴农场经济实现率先发展做出贡献。在谈及今后的打算时,李宴宾腼腆一笑说:“我是一个农村娃,学的是农业,华阴农场能为我们两口子提供就业岗位,我们都感激不尽。我们要用所学知识报答农垦的知遇之恩。今年的成功也许有幸运的成分,我还要继续努力,继续探索。大棚樱桃前景光明,可以再扩大规模,我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九名员工,让他们再带动一批员工,农场经济上去了,农垦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的引领示范作用才真正体现出来了”。
  愿华阴农场再多涌现几个这样的李宴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