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18

-

04

聚焦追赶超越 创新驱动发展

作者: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陕西发展作出追赶超越新定位,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即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定位、新要求,不但为陕西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而且为陕西农垦乃至华阴农场做好各项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6年,省农垦集团根据追赶超越的目标,提出“再造一个陕西农垦”的号召,可落实到华阴农场具体怎样实施摆在了班子成员的面前。华阴农场,作为一家国营农业企业,土地是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但可耕地面积不足2.7万亩,而且种植结构单一,仅与陕垦大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订单的小麦良种繁育和草滩牧业订单的青储玉米就占用了近2万余亩的土地,土地问题使得我场的农业发展一度受到了限制。如何突破土地藩篱,继续发挥我场干部职工对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的优势,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走出去”发展的思路在班子成员不断考察和调研中酝酿了出来。
  一、创新思路,探索“走出去”新路径,在新疆合作种棉花,拓展增收空间。
  2016年,华阴农场坚持立足农场实际,统筹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响应农垦集团“再造一个陕西农垦”的号召,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走出去”发展新路径,在全国各地搞调研,四处寻找合作伙伴,认为新疆具有棉花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光照充足,降雨量少,滴灌设施配套,机械化程度高,有成熟的高产栽培模式和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最终决定与河北硕丰种业合作,由我场出资金出管理人员,对方提供优良的棉花品种和种棉技术,在新疆种植4300亩棉花。找到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后,但因合作项目远在边疆,需我方选派项目的管理和财务运营人员,我场顺势外派了1名领导班子成员和1名中层干部,负责棉花前期种植管理工作。在棉花收获季节,又抽9名调精干人员赶赴新疆组织棉花采收及销售工作。由于棉花品种优良,田间管理科学,采摘及时规范,平均亩产达830斤,实现利润200万元。走出去,成果丰硕。华阴农场紧紧围绕农业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农业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不但促进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而且全场经济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动力转换的可喜变化。为华阴农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开了一个好头。
  二、稳步前行,制定“走进去”新举措,在基地增派管理人,奋力跨越发展。
  2017年,继2016与河北硕丰种业合作,在新疆种植棉花4300亩、获利200万以后,又在新疆喀什、阿克苏、巴州等地共承包17000亩土地合作种植棉花,并将合作范围延伸到原种繁育、棉花生产,良种营销一条龙产业链。争取取得更大的效益。同时,我场选派了1名领导班子成员和6名中层干部,除了负责棉花种植合作项目的管理和财务运营外,还直接参与棉花种植的经营管理。使“走进去”变成“融进去”。在棉花收获季节,又精选20名精干人员赴新疆组织棉花采收和销售工作。年终岁末,棉花基地捷报频传,2017年采摘棉花总计1004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元,预计利润分成500万元。销售收入、利润均好于预期。走进去,成绩斐然。
  三、完善机制,实施“走上去”新战略,在边疆寻租棉花地,继续“开疆扩土”。
  2018年,华阴农场将继续加大与河北硕丰种业合作,进一步扩大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现已寻租到土地26000余亩,并实施了灌溉压碱。计划在春节前再寻租土地4000亩,使我场2018年在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同时,再增派管理人员,并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定详细的合作路线图,明确重点工作和实施计划;二是优化我场种棉人员选派,注重在外派员工中培养、发现、提拔领导干部,把在新疆种棉人员当作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让他们得实惠、有干劲、有奔头。三是注重对种棉人员的人文关怀。外派人员出行、回归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宴会,加油鼓劲;外出期间家庭遇到困难,单位出面帮助解决;如若3个月不能回家,配偶可前往探亲,旅途费用单位承担。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华阴农场在新疆的种棉事业稳步推进。走上去,成竹在胸。
  华阴农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走上去”新举措、探索“走上去”新路径,在南疆从事棉花种植及良种种植繁育的基础上,还准备在北疆伊犁地区发展地膜玉米种植二万亩。不但实现了我场在经济上的跨越发展,在新疆锻炼了一支干事创业的种棉队伍,而且也带动了基地周边维族兄弟增加收入和脱贫致富,达到了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同时,为我场决胜年收入超10亿、利润超千万的目标插上一翼。